- · 《财贸经济》征稿要求[09/07]
- · 《财贸经济》投稿方式[09/07]
- · 《财贸经济》收稿方向[09/07]
- · 《财贸经济》数据库收录[09/07]
- · 《财贸经济》栏目设置[09/07]
- · 《财贸经济》刊物宗旨[09/07]
财政与税收论文_中国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思路 1.2 创新之处 1.2.1 理论创新 1.2.2 实证创新 1.2.3 方法创新 1.3 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财政分权的决定因素 2.3 财政分权的影响效应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思路
1.2 创新之处
1.2.1 理论创新
1.2.2 实证创新
1.2.3 方法创新
1.3 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财政分权的决定因素
2.3 财政分权的影响效应
2.4 “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2.5 转移支付的作用
2.6 分配制度和指标度量
2.7 小结
3 中国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及特征事实
3.1 分配制度
3.2 收入分成
3.3 收支匹配
4 中国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理论与证据
4.1 问题提出
4.2 理论模型
4.2.1 模型假定
4.2.2 模型推导
4.3 经验策略和数据说明
4.3.1 经验策略
4.3.2 内生性问题
4.3.3 数据说明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省级面板回归结果
4.4.2 地市级面板回归结果
4.5 本章结论与启示
5 中国省以下收入分成、转移支付和县域经济增长
5.1 问题提出
5.2 理论模型
5.2.1 基本假定
5.2.2 模型推导
5.3 经验策略和数据说明
5.3.1 经验策略
5.3.2 内生性问题
5.3.3 数据说明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基准回归结果
5.4.2 稳健性检验
5.4.3 异质性分析
5.4.4 影响机制
5.5 本章结论和启示
6 中国省以下收入分成、转移支付和县域环境质量
6.1 问题提出
6.2 理论模型
6.2.1 基本假定
6.2.2 模型推导
6.3 经验策略与数据说明
6.3.1 经验策略
6.3.2 内生性问题
6.3.3 数据说明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基准回归结果
6.4.2 稳健性检验
6.4.3 异质性分析
6.4.4 影响机制
6.5 本章结论和启示
7 中国省以下收入分成、转移支付和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
7.1 问题提出
7.2 文献回顾和理论框架
7.2.1 文献回顾
7.2.2 理论框架
7.3 经验策略与数据说明
7.3.1 经验策略
7.3.2 内生性问题
7.3.3 数据说明
7.4 实证结果分析
7.4.1 基准回归结果
7.4.2 稳健性检验
7.4.3 异质性分析
7.4.4 影响机制
7.5 本章结论和启示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文章摘要:政府间财政关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政府间纵向权利结构分布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间分配的约束规则,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中国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是央地财政关系的延伸,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研究关于中国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及其影响效应的代表性文献非常稀缺,使得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及其影响效应的研究成为一个亟待打开的“黑箱”。本文试图通过回答下述三个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中国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及其影响效应这个“黑箱”。第一层面的问题,现行的中国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财政收入分配实践具有哪些特征事实?第二层面的问题,现行的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实践是否合理?如果不合宜,又应该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分配?第三层面的问题,现行的省以下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的安排又会对社会经济主要方面,包括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和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又怎样产生影响?第二章通过梳理和评述六个方面的现有文献,清晰展现该领域现有研究的整体面貌、回归估计方法、数据样本选择、内生性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本文后续的研究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和极高的参考价值。第三章通过系统性梳理了中国31个省区市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制度安排,并测算了省市县三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四个主要税种税收收入的分配情况,以及省市两级财政收入集中度和支出责任比重的特征事实,对第一层面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即尽管当前中国各省区市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形式复杂多样,但是在2002年之后总体上还是体现了分税的特征,同时表现出明显的“财力上收、事权下沉”的特点。第四章结合国发[1993]85号和国发[2002]26号两个文件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指导意见,首次提炼和揭示了两个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财税体制改革所提出的“财力协调、区域均衡”要求的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原则,分别为“上级政府支出责任比重越大,则其财政收入集中度越高”(第一原则)和“上级政府所辖区域人均财政收入不平衡程度越大,则其财政收入集中度越高”(第二原则)。此外还进一步逐级检验了省本级与地级市、市本级与县级、省市两级与县级政府之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四个主要税种收入分配的落实情况,对第二层面的问题进行了回答。第五章至第七章分别通过在县级层面研究考察省以下收入分成、省对下转移支付规模对县域经济增长、县域环境质量和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对第三层面的问题进行回答。理论上,通过理论模型的构建揭示了省以下收入分成、省对下转移支付“两只手”共同宏观治理县域经济增长、县域环境质量和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实证上,基于1997-2009年中国26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和1930个县级单位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处理内生性的SYS-GMM和工具变量GMM方法,考察了县级收入分成程度、省对下转移支付规模对县域经济增长、县域环境质量和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和渠道机制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县级收入分成程度提高会抑制县域经济增长、降低县域环境质量、扩大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第二,县级收入分成程度提高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对县域环境质量的恶化效应、对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加剧效应,都会随着省对下转移支付规模提高而削弱。第三,省以下收入分成的影响效应具有强烈的异质性特征,且省对下转移支付规模在其中起到了缓解效应的作用,必须谨慎对待。本文通过回答上述三个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中国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并初步搭建了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影响效应的研究框架,为解释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现象提供了全新的经验证据,为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亟待开展的中国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改革提供政策建议和改革方向。
文章来源:《财贸经济》 网址: http://www.cmjjzz.cn/qikandaodu/2022/0121/647.html